准提咒问答网

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全文翻译赏析

发布时间:2022-12-15 11:08:02作者:准提咒问答网
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全文翻译赏析 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

[译文]绿柳梢外的淡烟漫笼里,轻晓的寒气悠悠飘荡,寒意已减。枝头上红杏盛开,一簇簇红艳艳的,好不热闹!

[出典]北宋宋祁《玉楼春》

注:

1、《玉楼春》宋祁

东城渐觉风光好,縠皱波纹迎客棹。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

浮生长恨欢娱少,肯爱千金轻一笑。为君持酒劝斜阳,且向花间留晚照。

2、[注释]

1.皱:即绉纱,比喻细细的水波纹。

2.棹:船桨,代指船。

3.浮生:人生短暂若泡沫浮生于水面。

4.肯爱:怎肯吝啬。

5.晚照:晚日的余辉。

3、[译文]:

城东的景色越来越美,微风吹皱了整个湖面,那漾动的碧波,是欢迎游客的浅笑。清晨略带些寒意,轻烟薄雾笼罩着翠柳,枝头的红杏争鲜斗艳,蜂飞鸟鸣,莺歌燕舞,春意盎然。

平生只恨遗憾太多,欢娱太少,何必吝啬金钱,轻视快乐?让我们一起端起酒杯挽留斜阳,请他把美丽的余晖在花丛间多停留会儿,让欢乐在人间常驻吧!

4、宋祁(公元998-1061年)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,曾与欧阳修等合修《新唐书》。宋祁早年家境并不好,但他和哥哥宋庠都是天资聪颖的神童,在文学上都有天赋,乡试、省试、殿试,每次都是兄弟两个一起上阵,均名列前茅,传为一时佳话。最有意思的是在殿试时,主考官将宋祁定为“状元”,但刘太后不同意,她认为做弟弟的不能排在哥哥之前,于是将宋庠定为“状元”.就这样,哥哥宋庠成了状元,弟弟宋祁虽然不是状元,但也等于状元,兄弟俩便有了“双状元”的美誉,并称宋庠为“大宋”,宋祁为“小宋”.“二宋”从此名扬汴京。

宋祁入仕后,在晏殊的载培下,平步青云,过上了富贵奢华的生活。当时大宋天下太平,繁荣富足,宋祁仕途顺畅,在晏殊的熏陶下,也热衷诗酒歌舞,喜欢享受、主张“行乐还须年少”,他经常在府邸大摆筵席,昼夜狂欢。

宋祁的这种灯红酒绿、轻歌曼舞的奢侈生活经常遭到哥哥宋庠的批评。宋庠为人正派,虽然身居宰相高位,仍然勤奋简朴,毫不张扬。有一个元霄节晚上,宋庠仍在书院点烛刻苦研读《周易》,而宋祁则“点华灯拥歌伎醉饮”.第二天,宋庠便给宋祁写了封信,批评弟弟“闻昨夜烧灯夜宴,穷极奢侈,不知还记得那年上元在州学吃冷炙残羹否?”.宋祁看后却很不以为然,他笑着回复道:“不知那年吃残羹冷炙,到底为甚?”宋庠无语。

一天,宋祁在京城街上闲逛,有宫车疾驰而来,宋祁不及回避,急忙肃立一旁。车过时,宋祁忽然听见车中有一女子娇声道:“小宋也。”

这一声呼唤扰得宋祁寝食不安,情不能已,他化用前人的诗句,写下一首《鹧鸪天》:“画毂雕鞍狭路逢,一声肠断绣帘中。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金作屋,玉为栊,车如流水马如龙。刘郎已恨蓬山远,更隔蓬山几万重!”.

《鹧鸪天》连同创作故事很快便传了开来,连仁宗也听说了。仁宗十分欣赏宋祁的才学,便召见宋祁,和他说起这件事。宋祁惊惶不安,在地上一再叩头谢罪。仁宗看着宋祁害怕的样子,忍不住放声大笑道:“蓬山不远”.说完,仁宗召来那位宫女,将她赐给了宋祁。

宋祁红颜甚多,但他非常重情,有怜香惜玉之心。一次,宋祁在外宴饮时,觉得身上寒冷,让仆人回家取衣。妻妾们为了争宠,每人拿出一件衣服让仆人交给宋祁。宋祁看着一堆衣服,担心厚此薄彼,竟一件也没有穿,忍着寒冷回到府邸。

公元1061年,年过花甲的宋祁写下诗句“香随蜂蜜尽,红入燕泥干”,有人读到后,说“红杏尚书”将不久于世。

果然,没过多久,风流倜傥的宋祁带着对美好春光的眷恋,走完了他浪漫的一生。

“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”,红杏枝头的盎然春意为宋祁的美丽人生献上了最精彩的一笔。

5、宋祁沉迷于风花雪月中,喜欢在筵前酒边、花前月下赋词吟诗。他的词构思新颖,风流雅俊,描写生动,有韵亦有境,艳丽而不轻薄,读后令人心旷神怡。《玉楼春》是最杰出的代表。



东城渐觉风光好,縠皱波纹迎客棹。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

浮生长恨欢娱少,肯爱千金轻一笑。为君持酒劝斜阳,且向花间留晚照。

--玉楼春

东城外面的景色,越来越美了,春风吹来,湖面上皱起棉纱一样的波浪,就像是欢迎客船的到来。绿杨翠柳,茂密如烟,只有拂晓时分,还有轻微的寒意,红杏枝头早已是蜂喧蝶舞,春意盎然,十分热闹。

常常悔恨人的一生欢乐的时光太少,何不花重金换取欢乐的生活呢。端起斟满的酒杯,当着夕阳,喝一杯吧,希望那西斜的太阳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!

春光融融,春水盈盈,那漾动的波纹,是欢迎游客的浅笑。轻烟薄雾笼罩着翠柳,枝头的红杏争鲜斗艳,蜂飞鸟鸣,莺歌燕舞,生机勃勃。

繁花争艳、朝气蓬勃的初春景象让宋祁陶醉了,发出了“浮生长恨欢娱少,肯爱千金轻一笑”的感叹。词人对美丽春天的留恋之情和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。

6、起句“东城渐觉风光好”,以叙述的语气缓缓写来,表面上似不经意,但“好”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。以下三句就是“风光好”的具体发挥与形象写照。

首先是“縠皱波纹迎客棹”,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,那一条条漾动着水的波纹,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欢迎。然后又要人们随着他去观赏“绿杨”,“绿杨”句点出“客棹”来临的时光与特色。“晓寒轻”写的是春意,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。“波纹”、“绿杨”都象征着春天。

7、但是,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春花,在此前提下,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这一绝唱。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,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。“闹”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,而且,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。“闹”字不仅有色,而且似乎有声,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说:“着一‘闹’字而境界全出。”下片再从词人主观情感上对春光美好做进一步的烘托。

8、“浮生长恨欢娱少,肯爱千金轻一笑”二句,是从功名利禄这两个方面来衬托春天的可爱与可贵。词人身居要职,官务缠身,很少有时间或机会从春天里寻取人生的乐趣,故引以为“浮生”之“长恨”.于是,就有了宁弃“千金”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“一笑”的感慨。既然春天如此可贵可爱,词人禁不住“为君持酒劝斜阳”,明确提出“且向花间留晚照”的强烈主观要求。这要求是“无理”的,因此也是不可能的,却能够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珍视,对光阴的爱惜。

9、词的上片,作者写道:东城外面的景色,越来越美。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,负载着游船,承载着游客的欢乐。绿杨翠柳,茂密如烟,春深了,只有早上,尚余轻寒。红杏枝头,蜂飞蝶舞,春意盎然。

下片作者感叹道: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!愿拿千金换一笑。其实作者看得很透,钱财乃身外之物,生不带来,死带不走,只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灵,才能伴人终生。所以作者注重当下的感受:他端起斟满的酒杯,邀请夕阳,劝夕阳同干一杯。希望金色的晚照,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!

10、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这是一向为人所传诵的名句。

它妙就妙在运用了“通感”.春景是可见的视觉范围的画面,而“闹”是听觉方面的感知,这里将无声的画面,变成了枝繁花盛之态,又写了群鸟竞唱的情状,于是,浓郁的春意就在这喧闹的“红杏枝头”活现出来。这是把视觉艺术转换成听觉艺术表现的奇妙效果。

红杏枝头饱含春意,竟然“闹”起来了。的确,它既写出了真景物,也写出了真感情。“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”,这是一向为人所传诵的名句其中绿杨即绿柳,绿柳如烟,状其泛其淡绿之时那种若有若无的绿色,如头上的红杏,如火如荼,颇为耀眼。行笔至此,盎然的春意,蓬勃的生机跃然纸上。“闹”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,也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,境界全出。全词体物精微,笔触细腻,生动别致。

11、本词歌咏春天,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,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。

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: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,着一“闹”字,而境界全出。

沈雄《古今词话》:人谓“闹”字甚重,我觉全篇俱轻,所以成为“红杏尚书”.

唐圭璋《唐宋词简释》:此首随意落墨,风流闲雅。起两句,虚写春风春水泛舟之适。次两句,实写景物之丽。绿杨红杏,相映成趣。而“闹”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,宜其擅名千古也。下片一气贯注,亦是动人轻财寻乐之意。

很多人会关注“闹”字,但我最喜欢最后一句,极有意趣。人生苦短,欢娱短暂,词人无奈,举杯挽留夕阳,挽留时光。“劝斜阳”“留晚照”写出词人留恋美好时光的情感,却又流露无法拉住时光的无奈和失望。令人回味。

12、春天是播种的季节,春天是希望的季节,春天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。春天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,因此,古往今来春天在人们心目中,总是充满了浓浓的诗意。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,来形容春天;总是用最美好的情感,来赞美春天;总是用春天来比喻生活中美好的事物、美好的人物、美好的情感。

对于春天,诸多诗家学者,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观照。宋代无名氏有诗写道:“春日春风有时好,春日春风有时恶。不得春风花不开,花开又被风吹落。”该诗从两个方面对春日春风进行了客观的评价。我们知道,一年分四季,自然界不会永远是春光明媚、风和日丽。人生也何尝不是如此?人生的道路上也不会总是一马平川,风平浪静,不会总是月白风清,良辰美景,不会总是成功的欢乐、动人的微笑、甜蜜的絮语、悦耳的歌声。所以,当您的人生中遇到“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”,举步维艰的时候;当你的人生遇到“无边落木萧萧下”“黑云压城城欲摧”,困难重重的时候;当您的人生遇到“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”,天寒地冻的时候,请您不要气馁,不要退缩,不要一蹶不振,要相信当冬天到来的时候,春天还会远吗?最后,给朋友们送上两句话:一句是,花落自有花开日,蓄芳待来年;一句是,留得根蒂在,岁岁有春风。

本文作者(来源):宋祁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准提咒全文

  • 准提咒注音

  • 准提咒讲解

版权所有:准提咒问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