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“空”到“有飞关于如来法性的分析:上文的逻辑中,反复论证的就是“法性”的重要性,只要证得了法性,就可看破世间相,法性为何?法性有何属性?《金刚经》云“须菩提!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证语者、不异语者。”谢灵运解释为:“真,不伪:实,无虚如,必当理不宜,则非妄语:不异,则始终恒一,圣言不谬,故宜修行也。”这里所说的如来,也就是法性的意思,在谢灵运看来,如来法性是真实不虚,符合道理,始终恒常、不会变化的。是一种真实的“有”客观地存在。
通过以上的分析,再结合绪论部分分析的晋宋佛教思想转型的历史背景,我们可以构建出谢灵运整体的注思路,如下表首先,色相分为两种,一是四大合成,随时都有可能分散的,虚幻的,不现实的世间相,这种相是无、是空:另外一种则是如来法身慧命的法相,是智慧功德具足,真实不虚,恒常不灭的法性,是有:其次,佛为了让世人能理解世间相的虚无,所以创设了假名有,假名的存在,不是为了强调有,而是为了通过假名的变化相一一成、著、坏、灭却证明世间相本无。
再次,世间相本无,又会陷入另外一个误区,即否定了一切的真实,这样就会造成绪论中所说的“万法皆空”和“因果不空”的矛盾,所以,就要论证,相除了世间相外,还存在着一种,是法相,法相是真实的,不空的,是超越了有无的。
从以上谢灵运的注释思路中,可以看出,谢氏在注释以阐释空为主要思想的《金刚经》时,已经开始探讨了法性的问题,只不过,比较朦胧而己,随着谢氏佛学理论和时间的发展,他将为这一转型做出更多,更大的努力与付出六卷泥垣经的传译,除了带来新的思想以外,其带来的争议也不容小觑。这里可以以空道生的观点为例。道生的佛教思想最重要的就是一阐提也可成佛和顿悟说。《大般泥亘经》明确记载一阐提不能成佛。道生经过综合分析,认为法显翻译的经义不够圆满,以“种相”佛性的观点,提出了“一阐提皆有佛性”的主张,既然说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”,而一阐提也是众生之一,为何有独无佛性呢?
并且佛性是众生的根本、本性,没有根本、本性也就没有众生。否定一阐提有佛性,就将否定佛性说。因此,道生之说就被守旧派僧侣斥为邪说,并被开除僧团。道生不服,当众立誓说:“若我所说反子经义者,请于现身即表病疾。
若与实相不相违背者,愿舍寿之时据狮子座。”道生认为,实相就是法、佛,众生和法是既然属于含生之类,同样是有生命的,属于众生之列,那么一阐提也有佛性。他依义不依文,不滞守经文,坚持一切众生包括“一阐提”在内都有佛性,都能成佛,“生曰禀气二仪者,皆是涅盘正因。版权所有:准提咒问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