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圆 满 放 生》
我国地域辽阔,动物种类繁多。各种动物习性差异极大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,物资流通地域广,市场可遇动物品种很多,而各地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,若欲正确放生,需要掌握很广泛的相关知识。譬如不同种类动物的习性特点,不同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特点等。由于可放生动物种类极其繁多,针对不同动物、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相关放生知识超出了大多数放生者的常识范围。为了帮助放生朋友正确圆满的放生,笔者尽可能多的收集了有关资料。其中既有很多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人士的经验和指导意见,也汇集了众多放生人士的经验,经过分类整理,希望能有所帮助。
3.1 水生动物放生
3.1.1水生动物放生共性操作
水生动物通常适宜放生于常年有水的永久性水体,包括江河、湖湖泊、塘堰、水库、沟渠等,要求水体清洁无污染,含氧充足,且有一定肥度为佳。
在江河放生,优先选择河道弯道处。这是因为河道弯道处一般食物丰富,适合鱼类觅食。另外被放生的鱼类多半被折腾得体力疲乏,河道处水流较缓,相对便于鱼得到休息。不过,由于现实中渔者也了解这一点,容易集中在该处捕捞,在放生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。
有关更全面知识可参考“放生环境”部分介绍。
鱼类在被捕捉和出售的过程中常常会受伤,如鳞片脱落等,伤势较严重时会影响其放生后的存活。在从商贩或渔人处取得鱼类后应仔细检查鱼体与鲜活度。发现受伤的鱼应先用高锰酸钾片水溶液浸浴消毒,受伤严重的应先暂养观察,待其恢复后再放生。其它水生动物可以参考该法。
(1)溶液配制:
①经验估量法:
1/100,000相当1公斤水中放10毫克高锰酸钾,大致相当1公斤水中放入3-4颗芝麻粒大小的高锰酸钾。
②颜色观察法:
③能见度判定法:
(2)浸浴:
3.1.1.3 带水暂养和运输
带水是暂养和运输水生动物的基本方式,几乎适合于所有水生动物。基本的方式是使用盛水容器,注入水,为水生动物提供一个能暂时生存的小环境。
(1)密度
关于运输水生动物的密度,在养殖业有400~800公斤鱼/立方水运输密度的经验数据,可在放生中参考一下,具体还可以通过观察被放生鱼或者水生动物的表现来调整,如果动物表现较好可以适当加大些密度,而对于耐缺氧能力差的鱼则要尽量控制密度低一些。在鱼的产卵季节,运输和暂养的密度通常应该控制低一些。
(2)充氧
方法一:充氧机充氧
方法二:换水法充氧
方法三:密封袋充氧
主要工具:尼龙充氧袋或者橡胶皮充氧袋。厚0.1mm双层塑料尼龙袋最常用; 橡胶皮充氧袋更结实,适合运输大口鲇、叉尾 、云斑和鳜鱼等鳍条有硬刺的鱼类。为了防止运输途中刺破,也可采用多层。
①检查充氧袋是否漏气。
③排出袋中空气,用胶管连接氧气瓶向袋内充氧。充氧过程中将连接处捏紧,勿使跑气,充满后将袋口扎紧。
气温高时,可以将尼龙袋放在盛有水的大容器内,在水中加冰,让塑料袋浮于水面。这样可防震,降低水温,减缓鱼新陈代谢强度,保持袋内水质。
在运输途中发现充气袋泄漏,可将袋中鱼类移至新的空袋中,用胶管连接氧气瓶或者充满气的充气袋,通过挤压将新袋充满氧气,然后将袋口扎紧。
按照水生动物离开水的生存能力,可将水生动物分为三类:
第二类:适合在水中生存,但在水中氧极其缺乏时也能直接呼吸空气的水生类,常见的包括:泥鳅、鳝鱼等。
对于第一类水生类,主要是些两栖类和爬行类,除非需要很长时间的暂养需要考虑提供较好的水环境,一般几天之内的暂养和运输中应该完全采用干法。我们称为一般干法。
(1)一般干法
放生第一类水生类,提倡采用沥水容器。这是因为放生该类动物,特别是体型小的螺丝类、蚌类时,一般数量较多,在运输和暂养中会有叠层的情况,即有一部分动物会被压在下面。通常,这样叠层并不会有不良的影响。但当容器底部有少量水时却会造成被压在底部的动物缺氧死亡。
对于螺蛳、蚌类等这样的动物,由于不容易被观察到动物缺氧和死亡的情况,放生者常常不知道需要采取充氧措施,容易造成放生的失败。在没有意思到失败的情况下,也没有机会积累有关的放生经验。
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水生类,采用干法暂养和运输,操作比较专业,通常在寒冷的冬季有较高的成功率。但采用干法需要较强专业经验,一般放生者并不具备,故通常不建议采用。
使用干法在暂养和运输中采用沥水容器,主要要保持鱼身体湿润,在冬季以外的季节可考虑使用冰块降温。有条件时,请专业人士指导。
参考资料:
干法运输就是采取无水运输的技术,俗称“干运”,一般适用于成鳅短途运输。运输时,在泥鳅体表泼些水,或用水草包裹泥鳅,使泥鳅皮肤保持湿润,再置于袋、筐等容器中,就可进行短距离运输:
袋运法:将泥鳅装入麻袋、草包或编织袋内,洒些水,或预先放些水草等在袋内,使泥鳅体表保持湿润,即可运输。此法适用于温度在20℃以下,运输时间在半天以内的短途运输。
干运法指运输过程中不带水的运输水生动物的方法,多用于小批量短距离的运输,运输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内。
由于黄鳝善于逃逸,运输容器需要有盖,器壁要有通气孔。
(待 续)
版权所有:准提咒问答网